一 : 聲音與樂器:
當物體的振動時, 經介質的傳播會產生聲音。
1 鼓 -- 當鼓棒敲擊鼓面,因鼓面振動而產生聲音。
2 直笛 -- 當吹奏直笛時,因空氣柱的振動而產生聲音。
3 小提琴 -- 當弓弦拉動小提琴,因空氣的振動而產生聲音。
4 談話 -- 由聲帶的發聲,因空氣振動的傳播而產生聲音。
5 水杯 -- 鐵筷敲擊水杯,水面振動經由空氣傳播而產生聲音。
6 音響 -- 播放音樂,喇叭產生振動產生聲音。
聲音必需經物質的傳遞才能傳到遠方:
固態 --醫生可以用聽診器聽病人的心跳聲。
木頭 -- 趴在桌上,輕敲桌面,可聽見敲擊聲。
傳聲筒 -- 透過棉線小話筒來傳播聲音。
液態 -- 游泳時潛水時,聽得到哨音,是因為哨音透過空氣和水傳達到水裡。
正在響的鬧鐘,裝在密封袋置入水中,我們可以聽到聲音,是因水液態傳播。
氣態 -- 說話的聲音,因空氣的振動傳播而產生聲音。
外太空 -- 因無任何介質的傳播,所以太空人員必需藉由電子通訊來溝通。
傳播速度:固態 > 液態 > 氣態,溫度越高,音速也越快。
打擊樂器包括 - 膜鳴樂器與體鳴樂器。
膜鳴樂器 - 聲音是由緊繃的膜發出,包括各式種類的鼓。(鼓、定音鼓)
體鳴 樂器 - 由樂器本身固體振動的發聲法 ( 棒 振動、板振動 )。
(木琴、三角鐵、鑼、編鐘、磬、木魚)
弦鳴樂器 - 弦線的振動而產生聲音的。(二胡、吉他、小提琴、古箏、豎琴)
氣鳴樂器 - 單純以空氣振動來發出聲音。(直笛、單黃管、小號、風笛、海螺)
在鋼琴內部有弦樂,有一排長且均勻的氈帽。於傳統的 Hornbostel-Sachs 樂器
分類系統中,鋼琴被認為是 一種弦樂器。然而,在鋼琴上,這些振動是由錘子撞
撞擊弦,因此,鋼琴也屬於打擊樂器的範疇。
音色:不同樂器有著獨特不同的聲音。
從談話聲中,可以分辨出每一個人交談所擁有的不同音色。
樂器聲音的大小:演奏力度的大小,控制著聲音的大小。
聲音的三要素:
音色 -- 不同的樂器因其外形、材料及發音方式不同,會發出不同性質的聲音。
聲音的大小 -- 1 演奏時愈用力,聲音愈大。 2 音箱越大共鳴聲越大。
聲音的高低 -- 振動頻率不同,高低音頻率不同。
鼓面的鬆、緊
弦的粗、細、寬、窄
空氣柱的高、低
敲擊盛水的杯子
佑孳學苑上課時,李老師強調的口訣,想必讓小朋友們輕鬆易懂。
噪音和防治:
樂音 -- 讓人感覺和諧悅耳的聲音。
噪音 -- 刺耳、吵雜或難以忍受的聲音。
噪音管制法 -- 不同場合有著不同分貝標準,音量大小是判斷噪音的依據。
如何減少施工時產生的噪音(在規範時間內施工)
住家附近的噪音過大,可打環保局「1999」來處理。
噪音的來源 :
1 工地施工的聲音。
2 汽車、機車引擎及喇叭聲音。
3 擴音器和叫賣聲。
4 飛機起降時的聲音。
5 走廊奔跑及嬉戲的聲音。
噪音的危害:
1 使人煩躁不安
2 影響人們情緒及人體健康
3 妨礙環境安寧和降低工作效率
分貝( d B ) 表示聲音大小的單位:音量越高,分貝越大。
生活中常聽見的聲音音量表
時鐘滴答聲 -- 10-20 分貝
風吹落葉 -- 20 分貝
冷氣機運轉聲 -- 30-60 分貝
談話聲 -- 45-55 分貝
汽機車吵雜聲 -- 60-80 分貝
擴音器 -- 70-90 分貝
廟會活動 -- 70-110 分貝
工地施工 -- 80-110 分貝
飛機起降 -- 110-130 分貝
改善噪音的方法:
1 -- 政府制定法律假規範
2 -- 使用隔音設備及器材
3 -- 大家養成公德心
4 -- 道路設置行道樹及隔音牆
依樂器的構造---探索聲音的形成
東亞的發展地緣上以中華文化為中心,各類的樂器有著相仿的外型,融合自身特色
與偏好,成就自身的音樂傳統。
打擊樂主導非洲音樂,發展出獨特繁複的節奏特質 ,非洲音樂對現代音樂產生
無遠弗界的影響,從爵士樂到森巴樂,節奏藍調音樂到搖滾樂。
( 弦鳴樂器與膜鳴樂器 )
打擊樂器包括-膜鳴樂器與體鳴樂器。
體鳴 樂器 - 由樂器本身固體振動的發聲法 ( 棒 振動、板振動 )
膜鳴樂器 - 聲音是由緊繃的膜發出,包括各式種類的鼓。
( 膜鳴樂器、體鳴樂器 )
( 氣鳴樂器與膜鳴樂器 )
( 體鳴樂器 ) 由樂器本身固體振動的發聲法 ( 棒 振動、板振動 )。
( 體鳴樂器與膜鳴樂器 )
定音鼓 - 巴洛克時代後期開始在樂隊中使用,亦成為交響樂團重要的樂器。
錘擊式懸鐘 ( 編鐘 ) 體鳴樂器 由樂器本身固體振動的發聲法 ( 棒 振動、板振動 )。
單式鑼 ( 體鳴樂器 ) 由樂器本身固體振動的發聲法 ( 棒 振動、板振動 )。
磬 ( 古代石製打擊樂器 ) ( 由樂器本身固體振動的發聲法 ( 棒 振動、板振動 )。
木琴 (體鳴 樂器 - 由樂器本身固體振動的發聲法) ( 棒 振動、板振動 )。
敲擊鐵琴時,先敲擊較長的琴鍵,再敲擊較短的,聲音會由低轉高。
在鋼琴內部有弦樂,有一排長且均勻的氈帽。於傳統的 Hornbostel-Sachs 樂器
分類系統中,(鋼琴被認為是 一種弦樂器)。然而,在鋼琴上,這些振動是由錘子
撞擊弦,因此,(鋼琴也屬於打擊樂器的範疇)。
這台威爾遜管風琴是最早來到台灣的管風琴。
弦鳴樂器 - 弦線的振動而產生聲音的。
豎琴 - 交響樂團中唯一的撥弦樂器。( 弦鳴樂器 )
古箏 - ( 弦鳴樂器 ) 弦線的振動而產生聲音的。
( 弦鳴樂器 ) 弦線的振動而產生聲音的。
西亞長久以來一直是旅人往返歐洲和遠東間的必經之地,本區域國家則發展出自己
特有的樂器並向外流傳,例如中東的弦樂器,它在東方演變成二胡,在西方則影響
了小提琴的發展。
小提琴製作工作室。
小提琴弓弦製作工作室。
小提琴自十六世紀在樂壇嶄露頭角,複雜的拉弓技巧與好用的琴弓,扮演了演奏
的關鍵角色。
低音提琴負責弦樂部最低音的聲部。
從小提琴、豎琴至於手搖弦琴、弦樂器有各種外型與尺寸,發出的聲音也會撥弦和
拉弦的方式與製造材質、方法而有所不同。
從小提琴、豎琴、手搖弦琴,弦樂器有各種外型與尺寸,發出的聲音也會因撥弦或
拉弦的方式而所不同。
自製尼龍弦吉他,直徑越小,撥彈時發出的聲音越高。
自製簡易吉他時,橡皮筋套在空盒上,空盒是音箱的功能。
自製簡易吉他的橡皮筋下方放置鉛筆,主要是改變橡皮筋長度。
彈撥烏克麗麗,想讓聲音變高時,我們將按住琴頸,讓琴弦變短。
想改變彈撥烏克麗麗聲音的高低,我們可改變琴弦、琴頸、旋鈕等部分。
演奏弦樂器時,聲音的大小是由演奏力量強弱來控制。
想改變自製吉他的音色,把橡皮筋換成尼龍弦。(改變材質)
改變利用空盒、橡皮筋、吸管,自製成吉他的(音色),三種部分的材質變換均可。
甲、乙兩人同時製作簡易吉他,甲用尼龍弦,乙用橡皮筋,兩人的音色不同。
氣鳴樂器 - 單純以空氣振動來發出聲音。
單簧管能表現最柔和的弱音與最震撼的強音,也能在它廣泛的音程裡極度跳躍。
低音單簧管比單簧管低八度,能交替展現出園潤與衝擊的樂音。
小號是管絃樂團中聲音最嘹亮的樂器,它通常與定音鼓搭配,以強調和聲,也和
長號低音號成對出現。
低音號負責的是銅管樂器的低音部分,也是整個管絃樂團的低音處,演奏低音域的
持續長音。
長號的聲音時而宏亮,時而柔和。長號深沉與莊嚴的音色,時常與死亡主題相關聯
低長號它的音管與號口較寬,使它在低音域的表現比長號更為突出。
法國號扮演連結弦樂、木管與同管樂器的角色。
長笛的音域可橫跨三個八度半,不過在力度變化上則稍有限制。
短笛的音比長笛高出一個八度,它的聲音明亮、乾淨且尖銳。
低音管,又稱巴松管,音域與大提琴相似,因此在管絃樂曲中常被用來替代大提琴
倍低音管音域比低音提琴還低。
雙簧管在管絃樂團裡最初是用來替代小提琴。
英國管的音高比雙簧管低五度,音色渾厚,非常適合演奏憂鬱的旋律。
風笛常被認為是傳統的蘇格蘭樂器,宏亮的樂音使它受到吟詩人和蘇格 蘇格蘭
高地戰場上士兵的歡迎。
手風琴使用鍵盤來控制氣壓流與震動簧片,因此風琴手可以用一根手指彈奏五個音
的和絃。
空氣在特定的空間內,包含所有的管樂器。
如長笛、法國號、口琴、海螺等,也算作此類。
吹奏吸管笛時,吸管內水位越高,吹出來的聲音也越高。
自製吸管笛時,用水位的高低來控制聲音的高低。(水位高、聲音高、空氣柱短)
自製吸管笛時,手指按住的笛恐越多,吹出的聲音越低。
早期的自動樂器
最早出現的自動演奏樂器是排鐘。
音樂盒 - 結合了古式旋轉滾筒的原理,及鐘錶內所使用的發條馬達,而發明出這
精簡的樂器。
聲音章節重點 :
音量在 50 分貝以下的環境,我們會感覺到輕鬆舒適。
播放音樂的音響,主要是喇叭的部位產生震動而發出聲音。
音品也稱為音色,為聲音的三大要素。(音品、音調、響度)
將手機置入真空罐中,撥打手機號碼,是無法接聽到任何聲音的。
從聲音就可以分辨出谁在聊天,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音色。
哪種方式,才會使樂器發出較大的聲音。(用力彈奏、吹奏、敲擊)
聲音的傳播方式是由原點向四面八方傳播。(藉由固態、液態、氣態來傳播)
聲音的傳播速度在固態最快,其次液態,氣態的音速最慢。
兩發音體要發生共振,必須兩發音體頻率相同。
在空水缸說話,會聽起來特別大聲,是因為空水缸與空氣共振的結果。
氣溫在攝氏20時, 空氣中的音速為343.2公尺/秒。(1236公里/小時)
物體產生聲音---是伴隨振動現象發生。
在無任何介質的空間裡,無法聽到任何聲音。(宇宙真空的概念)
潯陽江上送客的白居易「忽聞水上琵琶聲」與「春雷響起」同屬於氣態傳播。
杜甫/客至「肯與鄰翁相對飲,隔離呼取盡餘杯」同屬於氣態傳播。
二 : 光的特性與現象 :
光源的特性 :本身可以發光的物體,稱為光源,可以照亮在黑暗中的物體。
當光照射在物體上時,經過物體的反射,有部分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睛,我們才能
看見物體。例如 :太陽、發亮的手電筒、發亮的燈泡、投影機的投射光源。
光線觀察盒實驗過程 :
經過手電筒照射後 ( 光源 ) ,我們才可以觀察到物體。
手電筒前加凸透鏡,使光線匯聚,使用時更加明亮。
光源、物體和影子是一直線,這和光的直線進行現象有關。
螢火蟲求偶一閃一閃的在黑暗中發光,也讓我們能在黑暗裡看到牠們。
佑孳實驗---經過雷射筆或光源近距離的照射後 光現呈較擴散狀。
實驗結果 :光照射到物體上時 ,我們才可以看見物體。
進行光的進行實驗時,不可用雷射筆光線,對著同學的眼睛照射。
光的行進方向 :
日常生活中 ,光是直線進行的。(光不論在空氣或水中,都是直線行進的)
1 陽光由樹梢落下
2 影子的形成 -- 光在行進中照射到不透明物體時 ,會在物體的背面形成影子。
在陽光下活動時,可以發現每個人或物體的影子,都朝同一個方向。
日晷、竿影實作(2022/02/24)
太陽很大時會撐陽傘,這跟光的直線進行現象有關。
用兩本書遮住陽光並保留一隙縫,陽光穿越後會呈一直線。
早晨陽光從正東方升起,照射到一棵大樹,我們發現大樹的影子落在正西方。
夏天在大樹下乘涼,這和光的直線進行現象有關。
陽光下的影子、越南的皮影戲、影子遊戲,這和光的直線進行現象有關。
光源照射的方向改變時,影子的位置,也跟著改變。
商店招牌霓虹燈、元宵節的花燈,具有吸引目光、裝飾的功能。
車站電子時刻表的設施,是利用人造色光來標示、提醒傳遞訊息。
大樓的消防指示燈,通常用紅燈標示位置,以便發生火災時,能迅速找到。
紅綠燈、警車上閃爍的紅燈,是用來警示作用。
3 光的行進路線及實驗結果 --
點燃香粉
收集白色煙霧
用雷射筆由一側射入 ,觀察光線的行經過程。
觀察得知:光的行進路線 -- 直線進行
4 光的反射現象及實驗 :
光照射到表面明亮平滑的物體 ( 鏡子 ) ,會改變行進方向。
我們可以利用鏡子改變光的行進路線,這主要光的反射現象。
潛望鏡 -- 利用經過兩面鏡子的反射
湖光山色的倒影---光的反射
靜止的的水面,看的見倒影是光的反射現象。
大樓玻璃帷幕的反射
理完髮後,可用兩面鏡子,看見漂亮的髮型,主要是利用光的反射現象。
5 光的反射及用途 :
後照鏡 -- 可讓駕駛看見後方來車
轉彎處的反射圓鏡 -- 可使駕駛觀察轉彎處另一面路況
反光標誌 -- 提醒用路人行車安全
萬花筒 -- 使圖案千變萬化
彎道路旁設有圓鏡 ,這跟光的反射現象有關。
清晨或傍晚學校的志工媽媽,都會穿著反光背心,這跟光的反射現象有關。
早上刷牙、利用鏡子整理儀容,這跟光的反射現象有關。
湖光山色的倒影,這跟光的反射現象有關。
汽機車的後照鏡,這跟光的反射現象有關。
蕾蕾準備兩本書,將陽光擋成一束後,利用鏡子進行實驗 :
1 當光束照到鏡子後,會改變行進方向。
2 當鏡子放置方向改變時,光束的路線方向也隨之改變。
3 當光束 進入不同物質時,可能會產生偏折。
月亮本身不發光,但月亮反射太陽的光,所以我們可以看見月亮。
蕾蕾在日光燈座貼上鋁箔紙,増加燈的亮度,是利用燈的反射原理。
6 光在空氣或水中都是直線進行的。
將稀釋的染料置於水杯中 ,打開雷射筆 ,可發現光是直線進行的。
7 光從空氣進入水中,或由水中進入空氣中,在水面處會產生偏折,稱(折射)。
光若經過兩種不同介質時,在水面處會產生偏折,稱(光的折射)。
棍子斜置水中,好像斷成兩截,由上往下看時,好像變短了。
游泳池裡的小朋友,好像變矮了。
岸上看游泳池的水,看起來比實際的上看起來的淺。
游泳池好像變淺了
光從斜上方照射,進入水中,從側面會發現,光線在水面處會發生偏折。(折射)
吸管插入裝水的玻璃杯中,從側面會發現,光線在水面處會發生偏折。(折射)
將直尺插入裝水的玻璃杯中,水面下的刻度間隔,看起來比較窄。(折射)
游泳池水中的雙腳變短,水入錢出,都屬於折射。
清澈的溪水因為陽光折射的關係,會使溪水看起來比實際的還要淺。
蕾蕾往下看水族箱裡的金魚,會看見金魚的位置,比實際的位置要淺一些。
光碟片表面光滑,可以反射光線,也可以折射光線產生彩虹色光。
點燃線香讓容器充滿煙霧,可以方便觀察,光從水中進入空氣中的行進路線。
夜市玩撈金魚遊戲時,因為光折射關係,所以我們要撈比眼睛看到還要深的位置。
魚缸中的一條魚,在某個角度看起來變成兩條,這是光的折射現象造成的。
光透過平板玻璃時,光線是直線進行。
光經過凸透鏡時,光線是會偏折匯聚於一點。( 荖花眼鏡的運用 )
放大鏡有聚光的效果,不可以拿來看太陽,會灼傷眼睛。
安親班視聽教室的投影機、昆蟲觀察盒上的凸透鏡、車前燈等,都是放大鏡的運用。
如運用放大鏡看遠方物體時,影像將成縮小倒立凸型。
水入錢出 -- 水的折射原理
托勒米「水入錢出」的實驗,可以說明光的折射現象。
慢慢的增加水量
錢幣好像浮了出來
水入錢出 -- 水的折射原理
水入錢出的的實驗,不可倒入不透明的液體,影響水的折射觀察。
托勒米的實驗是因為觀察者的眼睛由斜上方觀察,當另一位同學把水加入
鋼碗後 ,觀察者站在原地往鋼碗內看,原來看不見的硬幣在人沒有移動下,
卻可以被看見,這就是 因為光線折射的原因。( 水入錢出 )
陽光由斜上方進入盆中,當加水入盆中後,光的行進方向會產生向下偏折。
水加入盆子之後,光的行進方向,會在空氣和水交界處,產生偏折。
彩虹的形成 :
陽光照射在空氣中的小水滴產生折射和反射現象所形成
彩虹上至下顏色為 :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靛、紫。
霓的顏色排列和彩虹相反---霓比虹多了一次反射 ( 虹在內圈顏色較深 )
陽光和小水滴兩種條件同時存在才可能產生彩虹
天空的彩虹,離地面最遠的顏色是紅色。
彩虹的製造方式 :
利用噴霧器製造彩虹 -- 背對陽光 ,面向陰暗處噴水霧。
噴出的水霧越多越細,看到的彩虹越清楚。
水霧停留在空中的時間越長,效果越明顯。
適當調整水器的角度,才容易製造出彩虹。
看見彩虹時,應是雨後天晴,空中水氣增多,經兩次折射,一次反射而形成。
要看見圓形彩虹所需要件,要有陽光、水分子、正確的角度及觀察著的高度。
要看見圓弧形或圓形的彩虹,是因為相同的水珠,都處於同一圓錐上。
雨過天晴的早上看到彩虹,彩虹會在西方。(太陽在東方)
當太陽在西方時,有陽光、水分子、正確的角度,可能在東方見到彩虹。
在地平線上所看到的彩虹,大都呈圓弧狀。
如果忽然烏雲密布,下起大雨,則看不見彩虹。
在陽光下,肥皂泡泡的表面,可以看見彩虹般的色光。
陽光經三稜鏡出現彩虹光,是因為光的色散的現象。
雨後天晴,背對陽光處,就有可能看見彩虹。
想要看見彩虹,除了要有陽光、空中有小水滴之外,還要有適合的角度才可看到。
在陽光下製造人造彩虹,觀察者必須背對楊光噴射小水滴才可行。
彩虹是陽光進入水滴,先折射一次,然後在水滴的背面反射,最後離開水滴時,
再折射一次,因水對光有色散的作用,產生彩虹。
生活中可見的色光:
德國綠能建築(柏林車站)
看了那麼多精彩的實驗,相信大家對光線以及彩虹的型成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囉!
那麼,我們下一堂佑孳不一樣的自然科教學再見囉^~^ ^~^^ ~^^~^^~^^~^^~^
走讀台灣 - https://yowtzy.pixnet.net/blog/post/356884768
您家的孩子還在死背學科、寫評量嗎?
您有沒有想過,孩子們對於學習其實可以是充滿熱情及充滿歡笑的?
佑孳學苑的教學,總是以活潑、趣味、親自體驗
來讓孩子們深刻學習並且能夠觸類旁通。
透過佑孳的生動教學,課本的知識不再是呆板的背誦,而是親身體驗與深刻的學習
佑孳相信這才是真正的教育與學習 . 為今天的行程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!!!
視野決定你的腳步 歷練成為你的膽識 佑孳鮮活你的思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