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是一種能量,經由摩擦、通電、燃燒及太陽熱能等方式,都可以使物質溫度
上升、變熱等現象。
遠古時候,除了太陽的熱,木材燃燒也是生活中熱的來源之一。
有些物質受熱後型態或性質會產生變化
例如 : 雞蛋、麵粉製品、玉米
有些物質受熱後型態會產生變化,但性質不變,一旦冷卻會恢復原狀。
例如 : 巧克力、奶油
物質受熱後,因為溫度升高,不僅型態會改變,有的連性質都改變。
大部分的固體、液體、氣體受熱時,體積都會澎脹變大。冷卻時,體積會收縮
變小,我們稱之為「熱脹冷縮」。
「熱脹冷縮」例如 :
加熱後固體的銅球體積變大不能再通過銅環。(或再加熱銅環讓銅球通過)。
緊緊卡住的兩個杯子打不開的時候,可浸泡熱水,就可以打開。
液態酒精溫度計 受熱後體積變大 ,指示 度數升高 。
(讀取溫度計的刻度時 ,眼睛要平視酒精液柱的頂端 ,讀取才正確。)
錐形瓶內的空氣受熱膨脹,會把氣球撐大 。
固態、氣態、液態都會有「熱脹冷縮」的現象產生。
物質加熱後,顏色、形狀、體積都有可能發生變化。
家裡面的磁磚,每一片之間都留有空隙,是要預防熱脹冷縮產生龜裂。
佑孳夏令營平溪放天燈的活動
佑孳夏令營平溪放天燈的活動,也是因天燈內的空氣受熱膨脹,空氣變輕,天燈
也就自然往上升了。
「熱脹冷縮」氣體變化是最明顯的。
熱的傳播 : 固體--傳導
銅棒加熱--接近酒精燈加熱處的奶油會先融化 。
奶油由 C---B---A---D 距離近至遠,依序的融化。
熱經由物質,會從高溫傳到低溫處,這種方式稱為傳導。
應用實例
橋梁的伸縮縫
鐵軌的伸縮縫
夏天金屬受熱傳導快
鐵軌的伸縮縫,是為了怕夏天天氣熱,鐵軌因而膨脹變形。
高壓電塔--輸配電纜線間距長度
媽媽的炒菜鍋,大都是金屬做的,是為了增加熱傳導速度 。
熱的傳播 : 液體--對流
觀察熱對流實驗,可加入碎茶葉可較方便觀察清楚 。
液體受熱會產生對流方式,由高溫處傳到低溫處 。
液體受熱上升,溫度低的液體會下降,持續加熱時會不停的循環流動,這種方式
我們稱之為「對流 」。
將碎茶葉放進熱水後,在燒杯底部左側加熱,發現碎茶葉先往上再往右側移動。
使用酒精燈應注意事項
1 酒精燈內的酒精裝約(1/2--2/3)瓶,太少時有可能會燃燒酒精蒸氣,造成爆炸 ; 太多時
可能溢出,造成危險。
2 不夠時用漏斗來添加,使用前先調整燈蕊長度,燈蕊露出不超過1公分。
3 以火柴或打火機來點燃酒精燈,不可用酒精燈互點。
4 酒精燈不使用時,不可用口吹熄,必須用酒精燈罩蓋熄。
5 用酒精燈罩蓋熄時,從火源側面45度角將燈罩對準火源蓋熄。(不可從上方)
6 剛蓋熄酒精燈時,不可馬上旋緊燈蓋,以 免熱脹冷縮後,事後燈罩無法順利旋開。
7 若酒精燈不慎溢出燃燒時 ,必須儘速以溼抹布蓋熄。
氣體和液體一樣都會流動,以下是空氣「熱對流」實驗 :
佑孳自然動手做--今天五年級第四章節上的是熱的傳播,而熱的傳熱的方式 :
傳導--是固體主要傳熱的方式,由溫度高的地方傳到溫度低的地方。
對流--液體和氣體受熱會上升,同時引起較冷的液體氣體下降,不停的循環
稱之為液態氣態的對流。
輻射--不需要透過任何的介質,就能傳熱,這種方式稱之為輻射,此種傳播
方式,會受到不透光的物體阻擋。
今天我們用實驗來驗證 : 氣態與液態熱傳播方式相同,以熱對流循環。
實驗器材 : 一 盆加熱的熱水及一盆加冰的冷水和數個廣口瓶。
我們將廣口瓶裝入藏香的煙,輪流置於加冰塊的冰水盆及熱水盆中。
我們把充滿煙的熱瓶,放置於冷瓶下,發現煙會產生對流往上升起。
我們把充滿煙的熱瓶,放置於冷瓶上,發現煙不會往上移動。
如果在空的瓶口套上一個氣球,浸入熱水中,可以讓氣球鼓起來。
首先充滿煙的廣口瓶置入熱水中
另一廣口瓶則放入冰水裡
我們觀察到氣態的對流,底層熱空氣的煙和上層冷空氣產生對流。
我們交互替換冷瓶與熱瓶煙的位置再次實驗
我們發覺下層冷空氣的煙與上層熱空氣不能產生對流
我們實驗得知 : 當液態或氣態部分受熱時,體積會膨脹,密度會減少,逐漸
上升,其位置由周圍溫度較低,密度較大的物質補充之,如此循環稱對流。
空氣對流原理的應用,在於綠能建築更彰顯其重要性。
觀察空氣對流實驗的得知 :
當熱瓶在上、冷瓶在下,若煙霧在熱瓶中,則煙霧靜止不動。
當熱瓶在上、冷瓶在下,若煙霧在冷瓶中,則煙霧靜止不動。
當冷瓶在上、熱瓶在下,若煙霧在熱瓶中,則煙霧產生對流上升。
當冷瓶在上、熱瓶在下,若煙霧在冷瓶中,則煙霧產生對流下降。
太陽不需要透過任何的介質,就能傳熱,這種方式稱之為「輻射」,此種傳播
方式,會受到不透光的物體阻擋。
輻射傳熱可能被物體所阻擋,例如 :
露營時靠近營火感覺熱,手靠近燈泡感覺燙,站在樹蔭下輻射熱經物體阻擋。
保溫與散熱 :
熱會透過傳導、對流或輻射等方式傳播,只要減緩或阻隔熱的傳播,就可達到
「保溫效果 」。
熱會透過傳導、對流或輻射等方式傳播,只要加快熱的傳播,就達到「散熱效果 」。
加熱快的傳播,也可以讓熱更快的流失,達到散熱的效果。
鋼杯比陶瓷杯傳熱快,所以鋼杯的保溫效果差。
昂貴的保溫瓶,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,但也不能永久讓溫度保持不變。
裝冰棒的保麗龍盒保溫效果愈好,冰棒愈不容易融化。
雖然保麗龍熱傳導差,也不能用保麗龍杯泡茶,因保麗龍遇熱會釋放出毒素,
長時間食入累積恐對人體有致癌風險。
本章節重點提示 :
冬天分別坐在鐵椅子、木椅子上,會感覺坐在木椅子上較溫暖。
被壓凹的乒乓球,泡入熱水中,就可以恢復原狀。( 乒乓球內的空氣膨脹 )
在裝有水的錐形瓶瓶口塞入插有細玻璃管的塞蓋,再將玻璃瓶放入熱水中,會發現
管內的水位會上升。
將氣球套在空錐形瓶口,把錐形瓶先浸入熱水中,再浸入冰水中,則將觀察到氣球會
先膨脹後縮小。
冰箱拿出來的玻璃瓶,瓶蓋因冷縮的關係,較不容易打開,僅要瓶蓋澆熱水即可。
要將兩個上下卡在一起的玻璃杯分開,僅要將外面的玻璃杯泡熱水,即可解決。
不同的物質,熱傳播的速度也不同,其中金屬比非金屬傳播的較快。
液態與氣態的傳播方式,大多以對流方式進行。
對著熱湯吹氣,可以增加熱空氣對流,達到散熱的效果。
鐵的建材較不適合熱帶炎熱地區使用。
銅球銅環的體積變化實驗裡,原本可通過銅環的銅球,加熱銅球冷卻銅環,則銅球
不能過銅環。
生活中散熱物品的應用 :
屋頂加裝通風球,加快熱空氣上升,增加空氣對流,室內較涼爽。
把冰敷袋置於撞傷部位,利用熱傳導方式來降溫,達到消炎、止痛的效果。
冷氣機裝置於室內的上方,達到空氣對流的效果。
暖氣機裝置於室內的下方,達到空氣對流的效果。
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為深色,可以加熱輻射能吸收。
綠能建築
綠能建築--德國柏林火車站
跟著佑孳遠足趣 :
跟著國語課本遠足趣 ---- 綠建築 --- 會呼吸的房子
https://yowtzy.pixnet.net/blog/post/357068782
本章節重點提示:
熱有三種傳播方式:
可分為:ㄅ傳導 ㄆ對流 ㄇ輻射
炎炎夏日出門撐傘,是利用什麼作用 ? ( ㄇ )
太陽的熱會用甚麼方式傳到地球 ? ( ㄇ )
夏天的燙人柏油路面? ( ㄇ )
操場的跑道,在夏天變的很燙(ㄇ)。
冬天的時候,靠近火爐會覺得溫暖 ? (ㄇ )
深色的衣服,對太陽的 ( ㄇ )較好。
壺水沸騰? ( ㄆ )
燙傷時,趕快浸泡或沖冷水,是考慮什麼作用 ? ( ㄆ )
夏天時打開頂樓氣窗是為了增加什麼作用 ? ( ㄆ )
冷氣機裝在上方,是考慮什麼作用 ? ( ㄆ )
電暖器是利用什麼作用,使房間變暖 ? ( ㄆ )
夏天用扇子 來搧風 ( ㄆ )
茶葉在燒開的熱水滾動 ( ㄆ )
鍋子煎魚? ( ㄅ )
手摸裝熱水的杯子? ( ㄅ )
茶壺的木製握把材質(ㄅ)
鐵板烤肉,是利用什麼作用,使肉變熟 ? ( ㄅ )
坐在鐵椅子上感覺冰涼? ( ㄅ )
保麗龍盒是利用什麼作用,可保溫或保冷 ? ( ㄅ )
保溫袋的泡棉材質,不易將熱( ㄅ )出去。
保溫瓶可以減少熱的傳導,但無法永久保持原有溫度。
廢紙燃燒成灰燼,無法回復成原狀(化學變化)
奶油受熱溶解, 有冷卻後可以回復原來性質(物理變化)
冬天穿色或深色的衣服較易吸收太陽輻射熱,所以比穿白色或淺色保暖。
羽絨外套或毛帽纖維形成空隙,可以把空氣保持在空隙內,達到保暖效果。
減緩熱的傳播速度,可以保溫。增加熱的傳播速度,就可以有散熱效果。
下列物品那些是為隔熱而設計 ? 那些為傳熱而設計 ?
ㄅ杯墊 ㄆ布做的手套 ㄇ咖啡壺的壺身 ㄈ水壺的把手 ㄉ快炒鍋的鍋身
ㄊ快炒鍋的把手
1 為傳熱而設計(ㄇ ㄉ ) 2為隔熱而設計(ㄅ ㄆ ㄉ )
我們冬令營到龍潭吃火鍋時,那些食物加熱後會有改變 ?
青菜、豆腐、肉片、蛋、玉米(顏色、形狀體積、軟硬度)
固態、液態、氣態體積遇熱都有(熱脹冷縮)原理,唯獨冰是屬(冷漲熱縮)。
第一支溫度計於1592年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,利用帶顏色的水(冷漲熱縮)而製成。
熱脹冷縮:夏天汽車輪胎不要充太飽,避免爆胎。
凹陷的乒乓球利用熱水恢復原狀。
鐵軌的伸縮縫、橋梁的伸縮縫、高壓電電纜線,須注意熱脹冷縮。
固態、液態、氣態受熱都會膨脹,但以固態受熱膨脹較不明顯。
水銀溫度計是利用熱脹冷縮現象所做的設計。
熱的傳導是高溫傳到低溫,電流是高壓流到低壓,水流也是高處流往低處。
套有氣球的錐形瓶、套有細玻璃館的錐形瓶,可以依氣球大小及玻璃館水位
高低來判斷受溫度的高低。
將 60 毫升熱水倒入70 毫升的溫水瓶中,瓶中的水溫會因熱對流而增高。
1 請列舉三種日常所見熱漲冷縮的範例?
2 請同學說明在進行氣態 對流實驗時,應注意事項?
走讀台灣 - https://yowtzy.pixnet.net/blog/post/356884768
您家的孩子還在死背學科、寫評量嗎?
您有沒有想過,孩子們對於學習其實可以是充滿熱情及充滿歡笑的?
佑孳學苑的教學,總是以活潑、趣味、親自體驗
來讓孩子們深刻學習並且能夠觸類旁通。
透過佑孳的生動教學,課本的知識不再是呆板的背誦,而是親身體驗與深刻的學習
佑孳相信這才是真正的教育與學習 . 為今天的課程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!!!
視野決定你的腳步 歷練成為你的膽識 佑孳鮮活你的思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