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地形特色 : 多高山,坡度較大、地質不穩定、及雨季集中,台灣溪流
普遍具有急流,侵蝕作用旺盛,河川含沙量高等共同特色。
濁水溪是台灣第一大河流,淡水河、高屏溪、大甲溪、曾文溪、大肚溪
等長度均在100公里以上,而大多數河川以中央山脈、雪山山脈和阿里山
山脈為分水嶺,受地形影響,大多數東部的河流短、西部流域的河流較長。
河流的流路,大致可分為上游、中游、下游、及河口部分。
佑孳學苑在寒暑假戶外教學河川地理介紹以石門水庫的大漢溪、獅山的
石子溪(又名藤坪溪)、水田林道的鴛鴦谷(油羅溪上游)、石岡水壩的大甲溪
、宜蘭的蘭陽溪、冬山河、及南庄的蓬萊溪為教學的主軸生態地點,河口
部分則以北區唯一水筆仔和水茄苳混生的新豐紅樹林生態區為主。
河川上游
大多位於較高海拔的高山上,兩岸很陡,流速很急,侵蝕和搬運能力強,
水質清澈,河水冰冷。每公里坡降比例可達9.3公尺,河道底質多為大小
不一的石頭為特色。
峽谷地形
壺穴地形:長期水流沖刷形成
你知道橋下有一池清潭,而且還有魚兒悠遊於潭水之中哩!
小朋友你有沒有發現"一線天"呢?
石門水庫上游
蓬萊溪上游的河床經常有大石塊聚集
上游的河水相當冰涼
河中水質清澈,可見魚群悠游其中。
頭前溪上游峽谷地形
河川中游
坡降較為平緩,每公里坡降比例約0.4~1.9公尺,流速變慢,河道變寬。
受到侵蝕及搬運的影響,常有曲流及深潭的地形,也出現堆積的現象,
河道底質多為中卵石及泥。
小朋友你有沒有發現上游和中游的石塊有不一樣喔!
石門水庫位於大漢溪中游,是遠東最大的水庫。
(佑孳夏令營)
主要目標的為灌溉與防洪。
並具觀光,發電,旅遊等。
石門發電廠發電供給附近鄉鎮,及工業區使用。
石門發電廠
石門水庫 環境教育館
石門水庫 淨水處理中心
石門水庫 灌溉排水處
大溪橋上拍攝大漢溪中游水道(河道變寬)
大溪公園鳥瞰大漢溪
日月潭水庫由武界壩引濁水溪水源 , 觀光為主要效益 。(佑孳夏令營)
武界壩水庫功能為攔截濁水溪主流及其支流萬大溪的溪水 ,透過引水隧道,
將溪水送到日月潭儲蓄、調節, 再入電廠發電。由於濁水溪輸沙量大,武界壩
攔阻很多濁水溪上游的砂石在武界壩上的河床 ,因此武界壩淤積嚴重,要
放流排水做清淤泥的工作,以免失去水壩功能。
武界壩水庫於108年11月旬清淤行動。
武界壩水庫上游瀑布
武界壩水庫(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區)南投縣武界褶皺構造與曲流峽谷 。
劃定機關 : 經濟部
集集攔河堰由設置於濁水溪林尾隘口
石岡水壩由於921大地震震毀,原址重建以利用大甲溪水利。
永和山水庫由田美攔河堰攔水11公里導水路引進 , 為典型之離槽水。
鯉魚潭水庫(台灣 唯一鋸齒狀堰洪道)。(佑孳夏令營)
宜蘭蘭陽溪清水段
新竹頭前溪上坪段
新竹頭前溪竹東段( 因雨水沖刷,石頭相互撞擊已成中型的鵝卵石)。
新竹頭前溪竹東段(山區下雨,流水含泥量高)
新竹頭前溪竹中段(水量少,河床裸露)。
內灣風景區
內灣風景區 (內灣吊橋)
內灣風景區 (攀龍吊橋)
河床變寬,植披叢生
水中生物,悠游其中
中游的石塊因雨水沖刷撞擊而形成中型的鵝卵石。
河川下游
大多進入平原,坡度平緩,流速較慢,河道寬,受搬運沉積運動影響,
多為沖積地形,水質受人為工業汙染嚴重。河道底質多為砂泥。
下游的石頭已經被沖刷成細小的鵝卵石。
下游因泥沙的淤積,水鳥、水生植物及動物均聚集於此,形成一
快樂的天堂。
瞧!布袋蓮和俗稱水蠟燭的香蒲爭相搶著誰是老大?
但鳳山溪的下游並沒有那麼的幸運,因流經工業區,所以沒有豐富的自然
生態可以生存。
佑孳快樂夏令營-八里渡船(淡水河河口)。
風力發電機與防波堤:中港溪河口特色
河口濕地
紅樹林:位於紅毛河口(即新豐溪),面積約8.5公頃,為北台灣唯一水筆仔
及水茄苳的混生林。
有涼亭休憩區,可深入觀察潮間帶生物,是絕佳的自然生態教室。
招潮蟹是潮間帶的主角。
水筆仔:唯一胎生得植物
下面5張相片,就是水筆仔的生長過程。
水茄苳: 玉蕊科、棋盤腳樹屬。
你有沒有發現彈塗魚在哪裡啊?
河口地形群聚的和尚蟹
河口地形的特色挖文蛤
南寮河口已是河砂淤積,較不同於新豐河口紅樹林的生態。
壺穴地形:長期水流沖刷形成(野柳)
自然河川地形與生態重點提示 :
1 在操作流水改變地表形貌實驗時,其實驗變因是何著 ? ( 比較不同地形受流水的影響)
2 比較流水大小對地表形貌影響,其實驗變因為何? ( 澆水器大小的流量)
3 河水的搬運、堆積作用造成-峽谷、礫石、鵝卵石、砂石。
4 海水的搬運、堆積作用造成-沙灘、濱海沙洲、礫灘。
5 老梅石槽是受到海浪衝擊岸邊地形而形成海蝕溝地形。
6 地表受流水沖刷,較大的石頭會搬運較近地點,小沙石則被沖刷至下游。
7 彎曲的河岸地形,凹岸是沖擊、搬運較大區。凸岸是堆積成沙岸較平坦。
8 河川常見的(曲流)地形,是凹岸與凸岸 ,所形成的河川地形。
9 利用篩網篩選砂石,較小的顆粒較容易通過篩網。
10 河流 的流速上游>中游>下游(搬運力量亦同)。(坡度也相同)。(侵蝕力亦同)。
11 大自然的地形會受到河流、雨水、風化、地震 、日曬、熱脹冷縮,而改變地貌。
(流水會對地表進行侵蝕、搬運、堆積等三大作用,造成各種地形景觀)。
12 河川上游(有稜有角的大石頭)(河道較窄、陡峭)中游(鵝卵石)(河道漸寬)下游
(細小的泥沙)(河道寬廣、平緩)。
13 觀察河流堆積物的大小特徵,上游>中游>下游。堆積物與(水流量的大 、小)和
( 流速的快、慢),(坡度的陡峭)都有關係。
14 山坡地,因連日的豪雨,而發生土石流,是因到受大雨土石變得鬆軟的原因。
15 我們由南庄沿著蓬萊溪前進,會發覺鵝卵石寬廣的河床(中游),逐漸變成大石林立
河道變窄的(上游)。
16 觀宇要買風景別墅,首要考量的是該選擇河流凹岸或凸岸 ? 來進行建築 ?
17 佑孳的小朋友要判斷上、中、下游,請在( )裡,填( 1 )上游 ( 2 )中游 ( 3 )下游
( )堆積作用最旺盛 ( )岸邊石頭大都是鵝卵石
( )侵蝕作用最旺盛 ( )大都是小石子和細沙
( )水流湍急 ( )河床又寬又廣
( )有美麗瀑布風景 ( )地勢 陡峭
( )水流最緩慢 ( )河道狹窄
18 河流的上游地勢陡峭、流速快、河道窄,岸邊多大石頭。
中游的地勢較緩、流速稍緩、河道略寬、岸邊常見圓形的鵝卵石。
下游的地勢緩、流速慢、河道寬、岸邊多為泥沙淤積。
河川凹凸岸示意圖
看了李老師為河川地形一介紹之後,有沒有發現大自然巧手神功的偉大之處。
河川是大地之母,與我們息息相關,所以小朋友要愛惜自然,保護我們的
水資源,更要愛護我們的河川。
佑孳一向本著"用腳拓印、用手觸摸、用眼學習、用耳傾聽、用腦思索"
的精神,透過多方面的細心觀察與體驗,讓小朋友可以將自然知識輕鬆地
融於生活中。那麼我們下次自然教學再見囉
以上課程都是佑孳學苑在戶外教學,所拍攝及李老師實地講解,希望佑孳
小朋友們 ,都能珍惜學習機會確實了解,
那麼我們下次戶外教學再見囉
走讀台灣 - https://yowtzy.pixnet.net/blog/post/356884768
您家的孩子還在死背學科、寫評量嗎?
您有沒有想過,孩子們對於學習其實可以是充滿熱情及充滿歡笑的?
佑孳學苑的教學,總是以活潑、趣味、親自體驗
來讓孩子們深刻學習並且能夠觸類旁通。
透過佑孳的生動教學,課本的知識不再是呆板的背誦,而是親身體驗與深刻的學習
佑孳相信這才是真正的教育與學習 . 為今天的行程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!!!
視野決定你的腳步 歷練成為你的膽識 佑孳鮮活你的思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