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三自然科本學期第四單元的課程還有個教學重點:「溶解」。
用感官觀察調味品和粉末 :
1 用眼睛觀察顏色、形狀。
2 用手去感覺、觸摸粗細。
3 用手去搓揉聞氣味。
食鹽 : 看起來---白色顆粒---摸起來---粗粗的---無氣味---能溶解
紫色高麗菜汁檢驗中性為紫色
砂糖 : 看起來---黃色顆粒---摸起來---粗粗的---有氣味---能溶解
紫色高麗菜汁檢驗為中性紫色
麵粉 : 看起來---白色粉末---摸起來---細細的---無氣味---不能溶解
不能溶解,無法用紫色高麗菜汁檢驗
太白粉 : 看起來---白色粉末---摸起來---細細的---無氣味---不能溶解
不能溶解,無法用紫色高麗菜汁檢驗
雞精粉 : 看起來---黃色顆粒---摸起來---粗粗的---有氣味---能溶解
檸檬酸粉 : 看起來---白色粉末---摸起來---細細的---有氣味---能溶解
紫色高麗菜汁檢驗為酸性偏紅色
小蘇打粉 : 看起來---白色粉末---摸起來---細細的---無氣味---能溶解
紫色高麗菜汁檢驗為鹼性偏藍綠色
透過實驗,孩子了解到「攪拌」是為了「加快」物質溶解的速度,並不會影響物質
是否會溶解或是可以溶解的量。
平匙的量取步驟需要用尺刮去匙面多餘的麵粉。
太白粉、麵粉 : 看起來---白色粉末---摸起來---細細的---無氣味---不能溶解
砂糖在固定的水量中,溶解量是固定的。
最後無法溶解的那平匙,不可列入計算。
透過實驗,孩子了解到「攪拌」是為了「加快」物質溶解的速度,並不會影響物質
是否會溶解或是可以溶解的量。
由實驗得知 :
有些物質會溶解在水中 :
砂糖、冰糖、食鹽、醬油、醋、雞精粉、小蘇打粉、檸檬酸粉。
有些物質不會溶解在水中 :
胡椒粉、辣椒粉、麵粉、太白粉、中藥材。 (中藥材---植物 的果實研磨出來或礦物)
我們透過實驗,讓孩子們了解:有些物質在水中會溶解;相對的有些物質則不會
在水中溶解。在水中會溶解的物質有:砂糖、食鹽、味精、烏醋、醬油、雞精粉。
在水中不會溶解物質有:沙子、麵粉、太白粉、胡椒粒、中藥、橄欖油、沙茶醬。
孩子們也在實驗進行中學習何謂「一茶匙」也就是「一平匙」的概念。
平匙的量取步驟需要用尺刮去匙面多餘的砂糖。
透過實驗,孩子了解到「攪拌」是為了「加快」物質溶解的速度,並不會影響物質
是否會溶解或是可以溶解的量。
孩子們在實驗中,也親自證實了教科書上所說的:1.等溫等量的水中,砂糖可溶解
的量比食鹽多。2.水量多寡與溫度的高低都會影響物質溶解在水中的量。
1 進行可溶物與不可溶物實驗時,惟一 變因是物質的種類,其它要保持相同。
2 想證明食鹽溶解在水中,除了用嘴嚐外,還可以把水煮乾(如曬鹽)。
3 水如果看起來是透光,不代表水中沒有溶解物(鹽溶於水中亦透明)。
4 如何證明食鹽溶於水中,可以比較水位是否上升。
5 將食鹽磨細或加快攪拌速度,不會增加溶解量,會加快溶解速度。
6 讀取量筒中的水量時,必須眼睛平視量筒水面最低處的刻度。
7 等溫等量的水中,砂糖溶解量多於食鹽。
8 不同的物質在等量水中,溶解量不同。
9 提高水的溫度,可以增加物質的溶解量。(沉在杯底的鹽再溶解 : 提高水溫)
10香油加入湯中、泡咖啡加牛奶、玉米濃湯加入胡椒粒、麥片加牛奶,這些
不屬於溶解。
11茶凍的軟硬與茶凍粉量有關。(做出較淺色且軟嫩的茶凍,水量要增加)。
12想要製作味道較濃、顏色較深的茶凍,必須減少水量。
13奶油和沙拉油都不會溶解在水中。
14海鹽和泥沙要快速分離,可先將海鹽溶解再用濾紙過濾出沙子。
15觀察調味品或粉末材料,切記不可用嘴嚐試。
生活中應用溶解的例子 :
咖啡中加入砂糖、煮湯時加入食鹽、洗衣時加入洗衣粉。
利用溶解的特性也可以分離物質 。(食鹽水和沙子經過濾後,可分離出沙子)
「佑孳」在這裡告訴大家,
其實日常生活中,有些可以簡單取得的材料就可以製成"酸鹼指試劑"唷!
我們可以利用紫色高麗菜、羊蹄甲花瓣、紅鳳菜、紅玫瑰花瓣、紫背
鴨跖草、葡萄皮、蝶豆花瓣等材料來製成簡易的"酸鹼指試劑"唷!
(圖為紫色高麗菜)
(羊蹄甲花瓣)
(紅鳳菜)
(紅玫瑰花瓣)
(紫背鴨跖草)
(葡萄皮)
(蝶豆花)
用上述材料的汁液,都可以製成簡易的"酸鹼指試劑"
(圖為紅鳳菜汁液)
現在佑孳來教大家自製"紫色高麗菜酸鹼指示劑"吧!
除了主角"紫色高麗菜"之外,
我們還需要用到:燒杯、滴管、試管、水壺
首先將"紫色高麗菜"切絲
很像是小廚師上烹飪課(大誤XD)
"紫色高麗菜"切成細絲後,要再磨碎
大概就是要這麼碎才可以
接著將磨碎的"紫色高麗菜"加熱水浸泡 ~
加熱水的原因,是可以加速溶解出檢測溶解液的物質 。
待冷卻後,我們將"紫色高麗菜汁液"進行過濾
於是佑孳自製的"紫色高麗菜汁酸鹼指示劑"
就在孩子們同心協力下完成囉!!!
接著我們將"紫色高麗菜汁酸鹼指示劑",
分別倒入汽水、檸檬汁、優酪乳、糖水、食鹽水、自來水、肥皂水、小蘇打
水等八種溶液樣本中。
接著孩子們仔細的觀察"紫色高麗菜汁"在八種溶液樣本中呈現出的顏色反應
根據實驗結果,我們發現 :
1.紫色高麗菜汁在汽水、檸檬汁、優酪乳三種酸性溶液中略為轉變成紅色。
2."紫色高麗菜汁"在糖水、食鹽水、自來水三種中性溶液時,沒有變色。(紫色)
3."紫色高麗菜汁"在肥皂水、小蘇打水等鹼性溶液中則略為轉變成藍色。
所以當我們手邊沒有石蕊試紙或是廣用試紙時,利用生活中可以取得的
材料就可以製成簡易的"酸鹼指試劑"唷!
1 紫色高麗菜汁滴入水溶液中,無法使紫色高麗菜汁變為紅色水溶液,則
可能是中性,或鹼性水溶液 。
2 我們不可以根據水溶液的顏色,來判斷其酸鹼植 。
3 不是所有的水溶液加入紫色高麗菜汁,都會變色。(因中性水溶液不變色)
4 我們若以50毫公升的酸性水溶液,和30毫公升的鹼性水溶液,混合後
可能成酸性水溶液,也可能是鹼性水溶液 。(濃度未標示)
5 我們將果酸和氨水混合後,滴入紫色高麗菜汁,若紫色高麗菜汁呈紅色,
則需要繼續加氨水,才能變成紫色 。(酸鹼中和)必須少量逐次添加。
6 我們將繡球花種在酸性的土壤中,較容易開出藍色的花朵 。
7若三種白色粉末都可以在水中溶解,可加入紫色高麗菜汁觀察顏色變化。
(檸檬酸粉、小蘇打和鹽粉末均為白色)遇酸呈紅色、遇鹼呈藍綠色。
8 食鹽和白砂糖顏色近,且都能溶於水,遇紫色高麗菜汁檢驗,均呈紫色反應。
9 如果想要分辨不同的粉末材料,可以先設計粉末材料特性表來作判斷。
如何利用材料的特性辨識材料 :
1 用感官觀察顏色、氣味、粗細 。
2 測試是否能完全溶解於水中 。
3 水溶液加入紫色高麗菜汁,來檢驗酸鹼性 。
場外花絮
鹽是使用最多的防滑材料,主要用來除冰防滑。
鹽的結晶,也可以發展觀光、旅遊唷!
走讀台灣 - https://yowtzy.pixnet.net/blog/post/356884768
您家的孩子還在死背學科、寫評量嗎?
您有沒有想過,孩子們對於學習其實可以是充滿熱情及充滿歡笑的?
佑孳學苑的教學,總是以活潑、趣味、親自體驗
來讓孩子們深刻學習並且能夠觸類旁通。
如果您家的孩子厭倦了寫評量的無限循環,佑孳學苑會是您另外一個選擇!
視野決定你的腳步 歷練成為你的膽識 佑孳鮮活你的思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