佑孳112年度自然探索--三年級栽種植物實作 : 萵苣
在疫情紛擾時,胡老師於3月1日開始移植萵苣與小黃瓜,執行萵苣種植計畫,希望
三年級小朋友能在親手栽種萵苣時,進而了解蔬菜的成長過程。
有請胡老師示範移植栽種小黃瓜過程 : 預先混和有機肥與鬆土,並挖好適當大小洞,
以利植栽的移植。
移植植栽最重要的步驟,取下簡易塑膠盆後,必須將植物的根部打開,以利日後植物
根部的發展。
適當施力覆土,並日照充足。
小黃瓜是攀爬性蔬菜植物,可先預留竹竿支架,以利日後成長。
第一次移植植栽時,必須充分澆水,讓水從盆栽孔流出時才可以。
3月1日開始移植萵苣
先鬆土並混和有機肥
打開植栽的根部---讓根部舒展
挖適合的生長空間
覆土
3月1日測量萵苣高度 ( 5公分 )
第一次澆水時,要注意盆栽底部水是否流出。
3月8日測量萵苣高度 ( 8公分 )
要好好的---認真的---長大哦
確實記錄成長過程
3月16日測量萵苣的高度 ( 13公分 )
觀察並記錄萵苣成長過程
3月21日測量萵苣的身高 ( 16 公分 )
4月6日測量萵苣的高度 ( 19公分 )
佑孳112年度自然探索--三年級栽種植物實作 : 萵苣---圓滿成功
植株高度高達 20---30 公分才能採收
4月13日成果分享
有機無毒萵苣---生菜沙拉
自己種的最安全---最好吃了
栽種萵苣以有機砂質土較佳,屬淺根性植物,需要冷涼又要日照充足,不耐旱也不
耐濕,需排水性較好的植栽。
萵苣造成苦味的來源是萵苣素、山萵苣素等物質,因萵苣長的越大則越苦,若早點
採收則可以避免,天氣太熱時,長出來的萵苣,也會較苦。
萵苣與其他蔬菜來比較時,萵苣幾乎沒有蟲害,該是跟萵苣特殊味道有關。
萵苣葉上若帶有尖刺狀,代表很新鮮,於清洗過程中就會消失。
佑孳後花園可以說是孩子們的戶外生態教室,
結合了 : 淨化空氣品質、調節空氣濕度、
生態觀察、實驗操作以及自然科教學的功能,
最重要的是,孩子們在這裡能貼近大自然,
放鬆身心,靜下來感受自然的美好與生生不息。
佑孳學苑的課程多方面激發孩子們無限的創意和巧思,教育孩子透過細心觀察、
主動思考,進而汰除侷限的被動思維。孩子從自身環境乃至大自然裡尋找靈感,將
自然科學落實於生活中,唯有將學習內化為孩子生活中最真切的體驗,知識才能
如同一把鑰匙,開啟無盡浩瀚的寶藏。
走讀台灣 - https://yowtzy.pixnet.net/blog/post/356884768
佑孳期許每一顆吸取養分的種子,未來都能成為最耀眼不凡的大樹。
視野決定你的腳步 歷練成為你的膽識 佑孳鮮活你的思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