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井子腳瓦盤鹽田」於民國 98 年公告為歷史建築,屬於北門鹽場,是北門的第一座
鹽田,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,在清代稱為「瀨東場」。
清嘉慶 23 年來到「井子腳」開闢了第三代「瀨東場」,之後就沒有再遷移過。
就是現在的「井子腳鹽田」,屬於馬賽克拼貼般的「瓦盤鹽田」。
除了製鹽的的功能外,也具有藝術的欣賞性。
原本鹽田已隨「北門鹽場」廢曬而閒置,後來為了觀光而重新復曬,遊客可以體驗
曬鹽辛苦及樂趣。
井子腳的曬鹽法是遵循古法,海水滿潮時,開水門把海水引到鹽田
要讓海水先到大蒸發池曝曬,蒸發水分沉澱雜質。
再到小蒸發池繼續蒸發沉澱
鹵水達 24 度時就可以放入高低鹵池
最後來到結晶池曬鹽取鹽囉 !
鹵水--- ( 含鹽量高的海水 )
這個曬鹽法源自台灣先民用煎煮海水取鹽,但雜質高又非常辛苦。
鄭成功來台之後,陳永華教大家築鹽田。
取海水為鹵,曝曬後成為鹽,成了現代曬鹽的先驅。
鹽池有分「瓦盤鹽田」和「土盤鹽田」,「井子腳」是屬「瓦盤鹽田」。
老鹽工凃姓丁信先生曾解說到,在日據時代日本人為了改善食用鹽的品質。
而有了由紅瓦舖成瓦盤鹽田,曬出來的鹽相對顆粒細且潔白,改善了食用鹽的品質。
曬鹽---看天吃飯的行業
鹽場最忙碌的季節是陽光普照,雨水少的 3-5 月,稱之為「大汛季」,收成可達年
產量的一半。
進入 5-9 月雨水及颱風期,鹽田大都停產,鹽民則利用這期間整修鹽田。
10月起雨水逐漸變少,又可繼續曬鹽採收到隔年 3 月 ,這段時間就是「小汛季」。
「井子腳瓦盤鹽田」池內舖有埔里酒甕的碎片,所以隔絕土壤與結晶鹽的接觸,
才能保持鹽粒的潔淨,以及加快結晶唷。
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
這是早期將海水抽進鹽田的人力抽水裝置(水車)
以上課程都是佑孳學苑在跟著佑孳旅行趣,所拍攝及李老師實地講解,希望佑孳
小朋友們 ,都能珍惜學習機會確實了解,
那麼我們下次自然教學再見囉
走讀台灣 - https://yowtzy.pixnet.net/blog/post/356884768
您家的孩子還在死背學科、寫評量嗎?
您有沒有想過,孩子們對於學習其實可以是充滿熱情及充滿歡笑的?
佑孳學苑的教學,總是以活潑、趣味、親自體驗
來讓孩子們深刻學習並且能夠觸類旁通。
透過佑孳的生動教學,課本的知識不再是呆板的背誦, 而是親身體驗與深刻的學習。
佑孳相信這才是真正的教育與學習 . 那麼我們下次自然教學再見囉
視野決定你的腳步 歷練成為你的膽識 佑孳鮮活你的思維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