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跟著台灣欒樹,從初春綻放枝掗的新綠,進入盛夏的盎然,
秋季的繽紛,再到冬天的蕭瑟,我們完整的記錄下來.....
春天到了,最近低年級的孩子們告訴我們說 :
他們時常在台灣欒樹附近發現紅色的蟲蟲。
(大紅姬緣椿象與台灣欒樹為共生關係,所以可以在台灣欒樹附近發現其蹤跡)
李老師聽到孩子這麼說,決定去看看紅色蟲蟲的廬山真面目
上圖為若蟲 下圖為成蟲
沒想到孩子們的觀察力真的很敏銳唷!
李老師說這些紅色的昆蟲其實就是 : 大紅姬緣椿象
李老師在現場向孩子們做了簡單的隨機教學
並簡要的介紹大紅姬緣椿象
回到【佑孳學苑】,李老師實際進行課堂講解
李老師告訴我們,大紅姬緣椿象其若蟲特徵是:身體兩側有著黑色“翅芽”
(剛蛻皮的大紅姬緣椿象若蟲,全身紅通通,翅芽顏色還不明顯)
(隨著時間增加,若蟲翅芽顏色會漸趨轉深)
最後大紅姬緣椿象若蟲其翅芽顏色會呈現黑色
而大紅姬緣椿象成蟲最大特徵為“小盾板上有黑色不明顯的V字型標誌”。
(剛羽化的大紅姬緣椿象成蟲全身為紅色)
(半小時後,成蟲翅膀開始逐漸轉黑)
(一小時後,成蟲翅膀已明顯呈現黑色)
(接著,換成蟲小盾板上不明顯V字型標誌逐漸變黑)
(最後終於呈現"大紅姬緣椿象"成蟲形態)
屬於半翅目的大紅姬緣椿象為“不完全變態”的昆蟲,亦即沒有蛹期。
藉此機會了解到:屬於完全變態、有蛹期的昆蟲,其孵化後稱為“幼蟲” ;
屬於不完全變態、沒有蛹期的昆蟲,其孵化後稱為“若蟲” 。
聽完講解,孩子們仔細觀察中
除了課堂豐富而生動的解說 ,
孩子們更對這些"大紅姬緣椿象"本尊感到好奇
您瞧,大夥兒看得目不轉睛
那麼,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"大紅姬緣椿象"吧!
【大紅姬緣椿象-小百科】
大紅姬緣椿象,屬半翅目,姬緣椿象科,
中文別名為 : 紅椿象、或臭屁蟲。
(圖為"大紅姬緣椿象"成蟲)
體色:呈鮮紅或暗紅色
大紅姬緣椿象棲地:低海拔樹叢、木本植物花卉或落葉堆
(大紅姬緣椿象也喜歡群聚在落葉堆中)
食性:植食性或雜食性;主要食物為台灣欒樹的汁液或蒴果
(屬於雜食性的大紅姬緣椿象也會吃同類的屍體)
(圖為分食蜈蚣屍體的大紅姬緣椿象)
(大紅姬緣椿象主要食物為台灣欒樹的汁液或蒴果,圖為台灣欒樹)
活動時間:晝行性昆蟲
生活史:不完全變態 (即:卵 -> 若蟲 -> 成蟲) (沒有蛹期)
(圖為"大紅姬緣椿象"產在台灣欒樹上的卵)
(過沒幾天,孩子們發現卵孵化為一齡若蟲囉!)
(圖為體長只有2mm的一齡若蟲)
大紅姬緣椿象的主要天敵是:白頭翁、紅嘴黑鵯、麻雀等等鳥禽
(圖為紅嘴黑鵯)
(捕食大紅姬緣椿象的蜘蛛)
生命期:若蟲須經過5次蛻皮方能長成成蟲,約為50餘天
繁殖期:每年3、4月開始 ~ 7、8月結束
(圖為交配中的大紅姬緣椿象)
(產卵中的大紅姬緣椿象)
特別要注意的的是 :
大紅姬緣椿象與台灣欒樹兩者是屬於共生關係,
可愛的大紅姬椿象既不會叮咬人類,也不會傳播細菌,也不會使共生植物
發生疾病,(圖為與大紅姬緣椿象有共生關係的台灣欒樹)
同時牠們也是食物鏈重要的一環。
因為有牠們的存在,春天的鳥兒才不至於餓肚子唷。
【大紅姬緣椿象-五大重要特徵】
大紅姬緣椿象具有五個重要的器官特徵:
1.紅色的複眼
2.滿布剛毛的觸角,每支觸角分為四節(只要是椿象,其觸角就必定分為4節)
(再看仔細一點)
3.口器:為刺吸式口器
4.步足:前端有兩個尖爪 (大家看仔細一點唷)
5.具有外生殖器
李老師也說到 : 剛剛蛻皮,全身紅通通的大紅姬緣椿象,
如果沒來的及躲藏,可能成為同伴們大快朵頤的對象。
(圖為剛羽化的大紅姬緣椿象)
遇到天敵時,躲藏是大紅姬緣椿象禦敵的方法,
有時也會假死、掉落逃離現場。
(假死欺敵中的大紅姬緣椿象)
【同場加映:小紅姬緣椿象、荔枝椿象、黃盾背椿象、大星椿象、四斑紅
椿象、副巨緣椿象】
除了上面介紹的大紅姬緣椿象之外,佑孳學苑整理了幾種常見的椿象來向
大家做介紹 : 小紅姬緣椿象:體色為粉紅色,因為以倒地鈴為食物,所以又
稱為倒地鈴椿象。
黃盾背椿象:植食性,寄生於大戟科、野桐、白袍子等植物。
大星椿象
又稱突背斑紅椿,腹部橙紅色,體長15~19mm,夜晚具趨光性,
上翅革質2枚大型黑斑很像人的眼睛,
胸部後方倒三角型黑色部分像是人的頭髮,上翅黑色三角形像鼻子。
副巨緣椿象
副巨緣椿象其體色為黃褐色,體背無斑紋,
觸角末節橙黃色,前胸背板後緣隆起,
體長30- 40mm為巨緣椿象亞科種類中體型最大的。
四斑紅椿象
四斑紅椿象為大星椿象科,斑紅椿屬,體,體背為淺褐色,
觸角末節灰、白兩色,前、中胸、小盾板密生細刻點,
革質翅有2枚一大一小的黑色圓斑,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、中海拔山區。
--->特別向大家介紹:荔枝椿象
荔枝椿象成蟲腹部側緣、腹面、腳以及觸角常覆滿白色蠟粉,體長約為24mm。
(圖為戶外龍眼樹上的荔枝椿象)
孩子們很怕荔枝椿象放臭屁
(主要觀察重點在其覆滿白色蠟粉的腹部) (觀察箱中荔枝椿象及其所產下的卵)
(再把鏡頭拉近一點)
(順帶一題,假死也是荔枝椿象的拿手絕活唷!
圖為假死欺敵中的荔枝椿象)
但是,相較於大紅姬緣椿象的無害,
荔枝椿象以刺吸式口器危害荔枝及龍眼,導致落花、落果。
除了造成嫩枝、幼果枯萎外,還會在果實成熟後期引發荔枝「酸腐病」,
造成農損。(圖為戶外龍眼樹,其葉背有荔枝椿象所產下的卵)
(圖為荔枝椿象-初齡若蟲)
(圖為荔枝椿象-終齡若蟲)
荔枝椿象受到驚嚇時,會分泌臭液,輕則造成皮膚有灼熱感,嚴重的話會
引發潰爛;若噴到眼睛更可能造成失明。
荔枝椿象以荔枝、龍眼為主要寄主,其他植棲樹種如 : 台灣欒樹或柑橘類等。
(圖為荔枝椿象植棲:龍眼樹)
由於外來種「荔枝椿象」寄生植物包括荔枝、龍眼等,影響果樹品質及產量
甚鉅。今年高雄農業局於四月中旬 ,委託屏科大助理教授-張萃媖培育出
一萬隻的「平腹小蜂」來進行「生物防治」。
平腹小蜂為"寄生蜂",是"荔枝椿象"的天敵,「平腹小蜂」會將卵產在
荔枝椿象的卵內,吸取荔枝椿象卵內的養分,
以"寄生"的方式羽化,因此荔枝椿象卵孵出來的都是"平腹小蜂",
也因此造成荔枝椿象的後代逐漸減少。
高市農業局這項創新做法(4月中旬釋放出1萬隻平腹小蜂所進行的生物防治),
經過兩周孵化,明顯成功抑制荔枝椿象生長數量。
但平腹小蜂野生不易捉,必須在實驗室培育,目前數量仍然有限。
總而言之,【佑孳】透過對大紅姬緣椿象及荔枝椿象的觀察,
讓孩子們親自參與了“大紅姬緣椿象”與"荔枝椿象"的生活史。
從卵的觀察到孵化的一齡若蟲,從只有2mm的一齡若蟲再到五齡羽化為成蟲
,孩子們深深體會到生命的奧妙。
這樣的課程,除了培養孩子們對於周遭事物的敏銳度之外,
更可以貼近大自然並學習尊重自然界的小生命唷!
走讀台灣 - https://yowtzy.pixnet.net/blog/post/356884768
以上課程都是佑孳學苑在教學實作,所拍攝及李老師實地講解,希望
佑孳小朋友們,都能珍惜學習機會確實了解
那麼我們下次自然教學再見囉
您家的孩子還在死背學科、寫評量嗎?
您有沒有想過,孩子們對於學習其實可以是充滿熱情及充滿歡笑的?
佑孳學苑的教學,總是以活潑、趣味、親自體驗
來讓孩子們深刻學習並且能夠觸類旁通。
透過佑孳的生動教學,課本的知識不再是呆板的背誦,而是親身體驗與深刻的學習
佑孳相信這才是真正的教育與學習 . 為今天的行程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!!!
視野決定你的腳步 歷練成為你的膽識 佑孳鮮活你的思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