佑孳-自然科李老師這次帶著小二來到戶外走走,除了賞櫻之外
李老師要簡單教大家怎麼辨別「單子葉」和「雙子葉」植物。
一般而言,單子葉植物大部分為「平行脈」,花瓣數目為「三或三的倍數」;
相對的,雙子葉植物大部分為「網狀脈」,花瓣數目為「四、五或其倍數」。
這是從「葉脈」和「花瓣數目」兩部分來區分。
若我們從葉片外觀來辨別,
單子葉植物的葉柄多呈鞘狀,包在莖上,稱為「葉鞘」,不具托葉;
而雙子葉植物外型可分為「葉片」、「葉柄」及「托葉」三部份。
這些分辨方法都是十分實用的辨別方式,
孩子們眼睛看著不同植物的葉子,
耳朵聽著李老師的講解,相信一定收穫不少唷!
講解完「單子葉」與「雙子葉」植物的區別,
李老師帶著孩子們在新竹市立動物園附近拍照留念,
這時眼尖的李老師發現,
孩子們背後是一棵好大的「薜荔」植株,
才這樣的念頭閃過,
就有遊客指著孩子們背後的「薜荔」說:「哇!是愛玉。」
李老師要告訴大家:「這誤會可大囉!」
「愛玉」和「薜荔」是同屬於「薜荔亞屬、薜荔種」的近親,
但是「愛玉」屬於變種,而「薜荔」則屬於原變種,所以兩者是不同的。
藉著這個機會,李老師也教導小二的孩子們如何辨別「愛玉」及「薜荔」!
李老師說,兩者如果以葉片來區分:
愛玉的葉片較長而尖,多為「長橢圓形」;
薜荔的葉片尾端較圓,成「橢圓形」。
如果以「果實」來區分:
「愛玉」果實多為深綠色,表面佈滿著白色斑點,成球形或長橢圓形;
相對的,「薜荔」的果實則多為倒圓錐形或球形,
僅在果實底部(授粉孔)有些許的白色斑點,這也是最容易區分的方式。
以利用價值分:「愛玉」的「瘦果果膠酯酶」活性高,
可加工製成好吃的愛玉凍,產量及經濟效益較大;
而「薜荔」的「果膠酯酶」活性低,相對的,也就比較不具有愛玉凍的生產價值!
看來小二隨著李老師來到戶外走一遭,真是學習到很多知識。
來到麗池畔, 哇! 好漂亮的櫻花! 深紅、 粉紅 、雪白, 花團緊簇、 落櫻繽紛, 好一個賞櫻季節。
2003年2月16日, 日本贈送珍貴的 河津櫻 140株, 種植於新竹公園。 首次日本半官方組織贈送櫻花,
為日本伊豆半島河津町早開的櫻花, 屬落葉喬木, 樹姿成卵形, 樹皮呈紫褐色有光澤, 先花後葉
屬中型花 。
看看孩子們滿足的笑容,相信大家都很喜歡這次【佑孳】戶外課程的安排,
那麼,請繼續關注【佑孳-不一樣的自然科教學】課程部落格!
我們下次見囉~掰掰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