哇!終於到了孩子們最愛的夏令營了,
在這假期,佑孳學苑要帶著孩子們到哪裡戶外教學呢?讓我們一起看下去!
出發這天,雖然新竹雲層有點陰暗,但是來到位於苗栗銅鑼的「客家文化園區」,
天氣卻是異常的晴朗。
這裡有個縮小版的園區模型唷!
首先我們進入常設館!!!
在這裡,我們看見了客家「夥房生活」的生活情景,
在傳統合院型態的建築裡頭,客家人晴耕雨讀,
並且過著純樸的生活。
除此之外,日據時期政府為了開發台灣天然的資源,
發展了許多產業,而與客庄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有:焗樟腦、焗香茅、菸業及茶業。
其中又以「茶葉」產業及採茶、山歌文化最為人知。
看版上標示著「客家農村」生活的精神 ,展現出「農田水利灌溉」的樣貌。
客家特殊的藍衫製作~
好奇的小朋友都想多多了解客家文化,因而迫不及待地聽著管內的語音介紹。
為了讓孩子們更全面、具體的了解客家文物,李老師引領孩子們到客家劇場觀看
客家民族「硬頸精神」。
哇!現在來到最受小朋友喜歡的兒童館
李老師並帶領我們觀賞「虎皮萌企鵝」及「桃蛙源記」兩場電影。
吃完午飯,我們直奔台中霧峰,來到「921地震教育園區」。
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,在1999年9月21日這天的凌晨1點47分,由於
車籠埔斷層錯動抬升,引發了芮氏規模7.3的強烈地震,造成了2415人死亡、29人
失蹤、11305人受傷,可以是台灣百年來最大的地震災難之一。
而當時「光復國中」運動場、學校校舍都因斷層錯動、河床隆起而產生嚴重毀壞,
為記取這次地震帶來的災害,政府將「光復國中」原址規劃
「國際級原址保存紀念館」,將此地保存為防震教育的活教材。
首先,我們來到「影像館」,帶著小朋友觀賞「3D大地劇場」
大家戴起3D眼鏡真是帥氣極了XD
此外,還有最具逼真震撼力的「地震體驗劇場」透過影片播放,模擬地震時的搖晃震動。
參觀完「影像館」,我們來到「毀壞教室展示區」及「車籠埔斷層保存館」
並且目擊了地震遺址景觀:車籠埔斷層
接著我們來到「地震工程教育館」
在這裡,我們學習到地震前的防護注意事項,例如:注意電源、水源、瓦斯開關及
檢測消防設備等。因為地震是不可預測天災,所以平時就要做好防護措施!
地震中則要注意:保護頭部、關閉電源及瓦斯、勿搭乘電梯及慎選出口、避免
推擠等。
地震後,要作急救處理或檢查瓦斯,並且遠離受損建築及使用樓梯疏散。
這地震前、中、後的三點防護都是十分重要的喔!
除此之外,我們也學習到「地震感應」分級表,原來啊,
震度0級為無感地震,
而震度5級、6級、7級,則分別稱為:強震、烈震、劇震。
在「地震工程教育館」中高年級的孩子們也嚐試了許多實驗。
像是:「土壤液化的實驗」
「建築物減震技術與地震波頻率實驗」
「打通牆面與頂樓加蓋」減少應力的實驗
還有「貴重物品隔震實驗」
由於地震不可預測又容易造成大災害,
為了因應此,國內建築物隔震技術採用了「鉛心橡膠支承墊」來防震。
目前也有IRIS全球地震監視系統,即時偵測地震的發生位置。
最後,為了讓孩子了解建築材料和應力結構,館內還特地開闢了一園區讓孩子DIY
說到這,時間也差不多了,今天的行程可以說是非常豐富呢!
有了人文藝術領域:客家文化的薰陶,
又吸收了自然科學關於板塊及地震斷層的知識,
相信佑孳的小朋友都變成金頭腦囉!
就讓我們收拾行囊、踏上歸途,
一起期待下週的戶外教學吧!
那我們下星期見囉,Bye!